高性能计算机
鼎好信息百科,一查就通!
已收录词条7503个
- 13DES
- 3DES(或称为TripleDES)是三重数据加密算法(TDEA,TripleDataEncryptiONAlgorithm)块密码的通称。它相当于是对每个数据块应用三次DES加...
- 2碱性锌锰电池
- 碱性锌锰电池是20世纪中期在锌锰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锌锰电池的改进型。电池使用氢氧化钾(KOH)或氢氧化钠(NaOH)的水溶液做电解质...
- 3高频电子变压器
- 高频电子变压器就是作频率高的电子变压器,具有适用范围广,工作频率高,工作电压范围宽,输出功率大等。广泛应用于各种LED驱动电源,电源...
- 4SyncML
- SyncML(SynchrONizationMarkupLanguage)是一平台无关的信息同步标准协议集。分为SyncML数据传输协议(SyncML-DS)和SyncML设备管理协议...
- 5软件定义无线电
-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DR)是无线电广播通信技术,它基于软件定义的无线通信协议而非通过硬连线实现。换言之,频带、空中接口协议和功能可通...
- 6H.323协议
- H.323协议是一套在分组网上提供实时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的标准,是ITU-T制订的在各种网络上提供多媒体通信的系列协议H.32x的一部分。H.3...
- 7扩频通信
- 扩频通信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带宽,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好的保密性能,20世纪70年...
- 8TDMoIP
- TDMOIP是基于时分复用和IP基础上发展的一项新技术,能够在IP网络上透明的传输E1电路信号。因为宽带网络的普遍性和网络设备的经济性,以及...
- 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石油勘探、气象预报、航天国防、科学研究等需求高性能计算机,而金融、政府信息化、教育、企业、网络游戏等更广泛的领域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迅猛增长。
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史
-
1、1983年,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I型亿次巨型机系统的成功问世,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研制高端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2、1992年,曙光投入200万元研制曙光一号。随后,曙光一号、曙光1000、曙光2000、曙光3000、曙光4000相继问世。
3、1994年,银河I的换代产品银河II在国家气象局正式投入运行,其系统性能达每秒10亿次,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4、1997年,银河III并行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浮点运算。
5、1999年,首台“神威I”计算机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并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运行。
6、2000年,由1024个CPU组成的银河Ⅳ超级计算机系统问世,峰值性能达到每秒1.0647万亿次浮点运算。
7、2002年,世界上第一个万亿次机群系统联想深腾1800出世,获得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8、2003年,联想深腾6800问世把世界机群计算推向新的高峰。
9、2004年,曙光4000A成功研制,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研制10万亿次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进入TOP500前10位)。
10、2005年,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性能TOP 100排行榜揭晓,曙光位居第一。天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1、2006年,曙光高性能计算机被胡锦涛总书记点评为“中国七大标志性自主创新成果之一”,曙光4000系列高性能计算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2、2007年12月,中国首台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2F”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50-I”研制成功。
13、2008年6月24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曙光公司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在中科院计算所联合举行了曙光5000落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的签约仪式。
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
-
计算密集型应用(Computing-intensive):
大型科学工程计算,数值模拟等。
应用领域:石油、气象、CAD、核能、制药、环境监测分析、系统仿真等。
数据密集型应用(Data-intensive):
数字图书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计算可视化等。
应用领域:图书馆、银行、证券、税务、决策支持系统等。
通信密集型应用(Network-intensive):
协同工作,网格计算,遥控和远程诊断等。
应用领域:网站、信息中心、搜索引擎、电信、流媒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