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据网
鼎好信息百科,一查就通!
已收录词条7588个
- 1光交换
- 光交换是指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将输入端光信号直接交换到任意的光输出端。与电子数字程控交换相比,光交换无须在光纤传输线路和交换机之...
- 2主动网络
- 主动网络是一门将网络的可编程性、计算性、开放性、灵活性、保护性和动态配置等发挥得淋漓尽致的网络最新技术。它是一种可编程的分组交换...
- 3TCO认证
- TCO认证是瑞典专家委员会制定的世界上关于显示器环保要求的最严格标准之一。是由瑞典TCO组织所制定的,该组织以研究和保护生态,环保为目...
- 4电脑锁
- 电脑锁只是一种专业的叫法,并不是真的用电脑来开锁。电脑锁钥匙上有三至五个不等的圆形凹槽-据说这些凹槽是厂家用电脑排列组合出来的,所...
- 5手机钱包
- 手机钱包是指通过短信、WAP或IVR通信方式,以二维码、RFID、USSD等方法购买商品、查询账户信息,实现移动电子商务支付的个人金融信息服务...
- 6低温多晶硅
- 低温多晶硅LTPS是LowTemperaturePloySilicON的缩写。以低温多晶硅技术所制造的。是新一代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LCD)的制造流程,与...
- 7SED
- SED的全称是“Surface-conductionElectron-emitterDisplay”,译成中文就是“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其发光原理与传统的CRT显示器有相...
- 8音频信号线
- 音频信号线是指带屏蔽的那种输入输出平衡信号的信号线(通常用话筒线代替)连接音响前级和功放,均衡的线。它是用来传输信号的,是信号的...
- 公共数据网是一个由电信主管部门或是被广泛认可的私营机构建立和运营的通信网络。该通信网络以向公众提供某种方式的数据传输服务。

公用数据网的特点
-
(1)具有多种业务功能;
(2)接续速率快;
(3)准确性高;
(4)网的透明性强;
(5)网内传输时延短;
(6)适应多种信息处理设备和数据终端设备进网;
(7)终端进网速率范围宽,能提供不同的用户数据速率;
(8)具有灵活的接口和扩充能力,有利于网络随业务量的增长而不断扩充;
(9)具有与其它网络互联接口,并有向网络体系化发展的能力。
公用数据网提供的业务
-
1、基本业务功能
基本业务功能是指向任一数字终端设备(DTE)提供的基本业务功能。它能满足用户对通信的基本要求。有两类基本业务, 交换型虚电路(SVC); 永久型虚电路(PVC)
2、任选业务功能
用户任选业务功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向用户提供的特殊业务功能,如入呼叫封阻、出呼叫封阻、单向入逻辑信道、单向出逻辑信道等。
3、其他业务功能
CHINANET还提供其他费ITU-T建议的业务功能,如虚拟专用网(VPN)、TCP/IP、分组多址广播、呼叫改向等。
公用数据网的交换方式
-
(一)电路交换
这种交换方式长期以来应用于电话网,目前仍在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中使用。在这种交换方式中,整个通信连接期间始终有一条电路被占用,直到通信双方通信结束,要求拆除电路连接为止。电路交换是按照时分复用原理将信息从一个节点传递到另一个。这种技术又称同步传递方式。
在纯电路交换中,由于所有连接占用每个传输单位的同样数量比特,因此,所有业务都有同样的比特率,这导致电路交换很不灵活,一旦这种传输及时间间隔确定后,相对比特率就固定了,所以,电路交换只适用于单一类型的业务。
空分交换是传统电话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通常的模拟式交换机就是采用空分线路交换方式,如机械纵横式交换机。而数字式交换机则采用时分线路交换方式。为了克服纯电路交换只有一个比特率的不灵活性,人们开发了几种改进的方式,如多速率和快速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方式适用于那些传输信息量大、通信对象比较确定的用户,优点是传输时延短。
(二)报文交换
为了克服电路交换中各种不同类型和特性的用户终端不能互联,通信线路利用率低,并且可能由于呼叫忙而不能接通的问题,可采用报文交换的方式,这一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了。
报文交换也称信息交换。这种交换方式的基本原理是存储-转发。这种交换是以报文为单位的,发送与接收间无需建立直接的联系,而是发送方将信息形成报文,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等报头后,送往交换机。交换机把收到的信息存入缓冲区并送输入队列排队(第一次排队);按照报文中的目的地址,选择合适的路由,送到该链路的输出队列排队(第二次排队)等待发送。
电路交换既可传送模拟、又可传送数字等信号;但报文交换只适用于传送数字信号。报文交换与电路交换相比,没有连接建立的时延,但传输时延比较大。
报文交换中,由于采取存储-转发的方式,没有电路接续过程,不同用户的报文可在一条线路上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多路复用,线路利用率大大提高。但由于二次排队的存在,传输时延较大,所以,这种交换不适用于实时通信。
在实际应用中,报文交换适用于公众电报和电子信箱业务。
(三)分组交换
报文交换方式时延大,时延变化范围也大,并且要求缓冲存储器存储容量大,故设备费用高,不能满足实时性通信的要求。而分组交换虽同样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但将报文截成更短的、规格化了的“分组”进行交换与传输。
分组交换长度较短,具有统一格式,便于在交换机中存储和处理。分组进入交换机后,只在主存储器停留很短的时间,便进行排队与处理。一旦确定了新的路由,这一交换机就很快将分组输出到下一个交换机或用户终端。分组穿过交换机或网络的时间很短,能满足绝大多数数据通信用户对信息传输的实时性要求。
分组交换除了具有报文交换方式的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1)分组长度较短,格式统一,长度固定,更便于交换机存储、处理;
(2)信息传输延时小;
(3)分组时采用差错校验措施,使传输误比特率大大降低,传输质量高;
(4)由于分组具有路由选择,可保证高的传输可靠性;
(5)易实现分组多路通信;
(6)经济性能好;
(7)通信电路利用率提高。
从数据通信的业务特性及选择交换方式来看,公用数据网应优先选择分组交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