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鼎好电子网欢迎您! | 咨询热线:0571-89738363,89738362
中国领先的IC网、电子元器件交易平台,需要什么,鼎一下!
热门搜索:ADM1385ARS BH6549KV DM5-24FINDO DS12C887 XR88C681CJ ZTX314 OPA2348AIDR MXU6100 ML6518CH MMM6000 MRC6015 MRC6018 MC1489AN MC33063ADR2G MC34063DW MC34072L
每日关注
IC芯片库存索引
按字母索引: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数字索引:0 1 2 3 4 5 6 7 8 9
您当前的位置:IC电子网 >电子资讯 > 统计信息 > 董志江:企业发展应注重“核心竞争力”

董志江:企业发展应注重“核心竞争力”

icmade.com 新闻出处:IC交易网 发布时间:2011-7-11 16:58:30

  2011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持续高速增长。随着众多企业和资金的大量涌入,对LED产业的投资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LED产业尤其是上游芯片领域一时间炙手可热。

对上游芯片企业来说,纷纷扩张后的新增产能是否能让市场如期消化?是否将引发行业洗牌?同时,国内芯片企业尤其大功率芯片企业在技术上又有哪些最新的研发突破和进展?2011年上海国际新光源新能源照明论坛上,记者就LED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以及迪源光电在未来半导体照明方面的布局规划特别采访了迪源光电CEO董志江先生。

迪源光电CEO董志江先生


  上游投资,避免灾难

记者:2011年可以说是供给与需求同步爆发的一年。LED芯片使用量在背光、照明等应用领域的急速增长同时刺激了对LED上游领域的投资热。那么您怎么看这个投资热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董志江:去年到今年,我们这个行业有一些变化,尤其是上游这一块的投资迅速加大,一些企业投资MOCVD一说就是投100台,30、50亿,好像投10、20台,1、2亿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我认为这里面的原因主要也还是政府补贴造成的。总的看来,这个投资热也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一类是境外企业携资本进入,当然也有一些技术优势,这对我们来讲是一种竞争的压力。但这种压力也是一直存在的。因为芯片行业一般来说没有太重的物流成本,把芯片厂放在中国或是美国都是差不多的,这种始终存在的竞争压力对行业来讲是正面的也是正常的。

第二类是本地的企业,也就是原有的LED企业扩张。如果是真正按照市场的需求来规划投资,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好的现象。但的确有一部份投资是不正常的,比如说企业本身并没有找到市场需求,而完全是为了拿政府的补贴而规划投资。

第三类是新进入者,他们通常对这个行业理解不深,投资比较盲目,更多是被这个领域高于其他行业的利润水平和高额政府补贴所吸引,想都不想就进来了。但他们没有看到,芯片领域的投资是有风险存在的,毕竟市场上还是有一些上游企业经营不善而亏损甚至退出。

记者:如何看待这种上游投资热对未来市场供需关系以及对LED价格的影响?

董志江:上游投资热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所有的产能都释放出来,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做得很好,这种情况下,很明显会出现产业过剩,导致大面积的企业亏损,进而导致产业洗牌和整合出现。还有一种结果是是一些企业最终因为技术或其它方面的原因做不下去了,整体产能未能完全释放或者说释放出的产能未能完全适应市场的要求,这种情况对企业是困境而对产业的影响会小一些。

所以说,投资者应该抱一种对行业发展负责任的态度。即使是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应该谨慎地分析自己的市场在哪里,规模有多大;而对那些更多是依靠资本实力的企业来说,尤其需要责任心,不要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如果行业只需要一千台生产设备,你硬投了两千台,你成功了,那肯定是把这个行业做垮了,是行业大灾难;你失败了,对社会资源是极大的浪费,是企业小灾难。另外投资人还应看到,现在大批量购入的设备在今后是不是还能适应当时的需求,是否会在技术上落伍,这也还是个重要的问题。

应该看到,相比资本和设备,LED照明行业更需要的是专业人才,尤其是对LED和照明行业本身发展规律有积累有把握人,以及能沉下心来对专门技术深入研发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队伍有保障,产业才可能健康发展。

  2011,看重室内照明

记者:2011年,迪源光电在半导体照明尤其是商照和室内照明这方面的布局情况如何?

董志江:应该说商业照明这一块的市场今年上升的趋势还是很快的,目前的发展比预想的乐观,明年商照市场肯定还会有一个大规模的启动,并在未来两三年内得到快速发展。迪源光电会随着相应市场的发展而适时调整发展战略,逐步将室内照明提升到公司业务中占七成的重要比例。相信随着中国商照市场的兴起,本土LED芯片生产厂商将会迎来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

记者:对于迪源光电来说,您认为未来五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董志江:迪源面临的挑战可以说也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挑战,即如何对待与传统灯具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这里面有矛盾也有结合点,矛盾就是怎样尽可能的用半导体照明替代传统灯具,结合点就是许多传统照明企业也在开始投入LED,应该怎样与之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这是一个关系到行业整体发展的课题。我们必须注意到,传统照明企业有很强的渠道资源,这是他们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

作为我们自身,一是要保持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加大对技术的研发,提升技术团队的水平。对于雷士等传统照明企业,我们的芯片就是发光的引擎,我们芯片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其灯具的品质。

二是与那些规划投资一百台甚至二百台MOCVD的企业相比,我们的竞争策略就是保持技术上的差异性。比如说,迪源的大功率技术是和其他企业不同的。

三是注重跟传统照明企业的合作。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与传统照明企业的交流。那些大的传统照明企业,其实是没必要连一颗螺钉都自己来做的,所以上下游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如果合作的一方具备了LED特色,另一方又具备照明本身的特长,那样就会形成一个更加完善更有价值的照明品牌。

记者:目前迪源拥有的大功率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吗?能不能介绍一下迪源的研发团队?

董志江:迪源光电是一个海归创业的企业。2006年,我们在武汉“光谷”创办了迪源,当年底就建成了第一条LED大功率芯片生产线。迪源光电建立了先进的研发平台,拥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专利。我们的研发团队包括了国内外行业内外顶尖的优秀人才。非常高兴的是公司最近获得通过承担了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新材料领域重大专项“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项目150lm/W大功率芯片和HV芯片。我们会在研发上持续投入保持在大功率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

迪源光电作为DC LED功率芯片专业生产厂商,在HV高压芯片产业化上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迪源通过对外延生长、芯片微晶粒分立阵列及微晶粒间电极桥接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研究,现阶段HV LED产业化光效已超过110lm/W,已经可以批量提供市场,“十二五”产业化目标是超过150lm/W。我们认为,HV LED将成为未来LED照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注重“核心竞争力”

记者:目前中国芯片企业全部加起来在规模上还不如台湾一家晶电,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董志江:相比晶电的合纵连横,中国芯片企业的的确在规模上相对散而且小,但不只是中国芯片企业加起来不如台湾晶电,台湾的其它芯片企业加起来也一样赶不上晶电的规模。单纯就晶电来说,它也是四家上市公司合并而成的。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之一,应该是台湾和大陆企业的产业环境不同。相比台湾,大陆幅员广阔,产业纵深地带非常广阔,企业的生存机会也很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大陆企业多采用垂直整合产业链而非横向联合的原因。

记者:您认为中国企业在整体发展思路上尤其需要注重哪些方面?

董志江:目前半导体照明产业拥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而对于企业来说,未来怎么去发展,还是要依靠自己独特的东西,尤其是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一步步提升这个核心竞争力。同时,在向前发展时也要注重结合自己的产业环境,寻找差异化。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71-8502972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杭州网络警察

友情连接

一起拔羊毛
一鸣教育
迈腾医疗科技
金陆钢铁贸易
云检分析检测
海馬集團
济铭财税
梳棉机
兰州龙发装饰
.cn
时利和企业管理